close

給補習班的考取PMP心得XD

      由於公司的要求,所以給自己
2011年的目標就是要取得一張PMP證照。一開始的時候沒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報名完千督數位課程後就沒有太過積極的準備考試,僅抽出週末的時候看著PMP跟著老師把PMBOK走過一輪,所以一晃眼 一兩 個月過去,離課程預計結束時間(六月)也剩不了多少時間。為了好好利用線上考試系統以及課程資源,又加上已經有其他同仁取得PMP證照,所以在時間和同儕的壓力下終於開始振作,訂下考試日期讓自己有個明確的目標來規劃之後的念書計畫。

 

INPUT-TT-OUTPUT對於PMP考試來說實在是非常基本、重要但又最困擾考生的(考試單考ITTO的題目還真不少,要是沒有掌握好這些送分題真的會很扼腕)。在一開始準備課程的時候我的確也採用死背的方式,不管背多少次,都還是模模糊糊看一個忘一個。

 

後來才發現,去理解為甚麼可能會花費較多時間,但之後卻更不容易忘記。比如說,在看定義範疇的時候,就要去了解為什麼需要”Project Charter”的投入?那又和投入的需求文件包含的內容有甚麼樣的差異?兩者需要怎麼的工具輔助來轉化成專案範疇聲明? 如果都可以清楚理解,那當你在處理類似的問題的時候,就可以很清楚知道為什麼需要這樣做。

 

因此,我認為念PMP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不斷問自己為什麼? 除了上面的例子之外,在串接所有章節42個子流程時也十分有幫助。你可以去往更上一層去理解,在五大流程之中,這個子流程到底扮演甚麼角色,為什麼需要這個子流程? 比如說:為什麼需要定義範疇?那和蒐集需求的流程面對的角色有甚麼不同? 拿採購的例子來說,也可以問:為什麼在管理採購的流程做了檢驗,到結束採購又有Procurement Audit?差異在哪裡?

 

後來做了這樣的功課之後,再搭配之前上數位課程所抄得筆記來做複習,我發現做題目的時候再也不慌亂了,也不會分不清楚現在到底處在哪個環節,需要甚麼樣的文件和工具來輔助,我相信這對未來要準備考PMP證照的夥伴們應該也會很有幫助。

 

念書時每念完一個章節也要記得上考試系統測試一下自己到底吸收多少,才不會囫圇吞棗以為已經達成進度而鬆懈。

 

*******

坐在考場內四個多小時的馬拉松式考試真是一場折磨,越接近考試結束時間,心跳也越來越快,很想很想趕快按下結束考試的按鈕,卻很怕大意失荊州,只好回頭一再的檢查再檢查。終於結束第二次的確認後送出答案,雙手合十等著電腦緩慢的處理著結果,喀啦喀拉的硬碟運轉聲更讓人心亂如麻。當”Congratulation”出現在螢幕上時,肩膀上的大石頭終於落下,久違的週末終於來臨!

*******

最後要謝謝Steven老師幫我解決一些觀念上的問題,還要謝謝我的老公和家人,在最後要上場前情緒最不穩的時候給我最大的包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ustineChang 的頭像
    JustineChang

    陳皮梅的天空

    Justine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